從成本的因素以及降價的原因上分析,海運費價格的下跌還導致進口鐵礦石到岸價格大幅度下跌。截至9月中旬,天津港進口63.5%品位的印度鐵礦CIF平均價格已跌至132.5美元/噸,比7月初價格下跌了29.3%。鐵礦石進口價格的明顯下跌,一方面是國內庫存充足而生產能力降低造成的需求降低,另一方面給即將開始的鐵礦石價格談判帶來利好因素。
據傳巴西CVRD要求鐵礦石價格再漲20%的“無理要求”被中國鋼廠憤怒拒絕。但若真的使巴西妥協,看來難度還是不小,畢竟中國進口巴西礦的比重仍然很大。國際廢鋼價格也出現了大幅度的回落。從CRU國際價格指數的變化情況,國際市場廢鋼、生鐵價格指數從8月初的近500點直至降落到9月中旬的322點,累計下降了171點,下跌幅度達到34.7%。盡管從趨勢上看,生鐵、廢鋼價格指數與全球綜合價格指數基本同步,但顯然廢鋼價格與長材價格走勢的重疊度更高,從成本支撐的角度分析,長材價格進一步下跌似乎是不可避免的。
二、國內鋼材價格的大幅度降低,但從需求啟動的趨勢看,即使還沒有觸及底部,那么離反彈的趨勢不會太久。但顯然不能奢望反彈的幅度。6月中旬后逐漸形成的鋼材價格全面、大幅下跌的走勢,有望在10月份終結。國內經濟形勢減速的趨勢越來越明顯,但鋼材需求預計不會出現持續的收縮,有理由確信價格階段性反彈將在10月份實現。
上一頁 1 2下一頁